北京大学;
短视频跃居空巢老人的首选触网媒介后,其技术特性依托空巢老人欠缺移动力的身体状况复现移动私藏悖论,不仅催生日趋严峻的短视频沉迷问题,还进一步威胁我国以互助养老为演进方向的养老服务体系。纾解上述问题须首先开发养老专属系统,其次强化定位算法并提供适老型UGC生产工具,同时开办社区时间银行直播间、推出“线上-线下”同辈互助的激励机制,由此把移动私藏转换为本地视联,即多种本地化了的、在短视频诱导下促成的人际联合行动。作为生活方式的本地视联尊重空巢老人欠缺移动力这一事实,借短视频为本地社区内的互助养老要素赋予可见性,使空巢老人通过本地化的短视频观看/社交培养邻里信任、积累社会资本、形成集体效能感,创生嵌入本地社区的同辈支持网络。
1,261 | 12 | 2 |
下载次数 | 被引频次 | 阅读次数 |
[1]桑雪骐.数字适老化改造到底应该怎么改?[N].中国消费者报,2022-02-09.
[2]周冉冉.全国政协委员焦斌龙:让空巢老人有所依、有所乐、有所为[N].中国社会报,2022-03-07.
[3]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.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[DB/OL].http://www.cnnic.net.cn/hlwfzyj/hlwxzbg/hlwtjbg/202202/P0202204074034880 48001.pdf,2022-02-25.
[4]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.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[DB/OL].https://cnnic.cn/NMediaFile/2023/0322/MAIN16794576367190GBA2HA1KQ.pdf,2023-03-02.
[5]QUEST MOBILE.2021银发经济洞察报告[DB/OL].https://www.questmobile.com.cn/research/report-new/183,2021-12-07.
[6]刘丁维.丰富老人精神文化生活数字社会也要适老化改造[N].楚天都市报,2022-03-11.
[7]王乐,宣冉.金李委员呼吁关注“网瘾老年”:媒体要多为老年人创新内容[DB/OL].https://m.thepaper.cn/quickApp_jump.jsp?contid=22163851,2023-03-06.
[8]吴炜华,姜俣.银发网红的网络实践与主体追寻——基于视频社交场景中的“老年Up主”族群研究[J].新闻与写作,2021,(3).
[9]柴雯,左美云,田雪松,等.老年用户使用在线社交网络的行为类型研究[J].情报杂志,2016,(7).
[10]何志武,董红兵.短视频“下乡”与老年群体的日常生活重构——基于一个华北村庄的田野调查[J].新闻与传播评论,2021,(3).
[11]郭晋晖.“65岁+”5年后将破2亿 “十四五”是应对挑战重要窗口期[N].第一财经日报,2020-06-19.
[12]胡泳.数字位移:重新思考数字化[M].北京: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,2020.
[13]Williams R.Television: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(2 Edition)[M].London:Routledge,1990.
[14]Papacharissi Z,Oliveira F.Affective News and Networked Publics:The Rhythms of News Storytelling on Egypt[J].Journal of Communication,2012,(2).
[15]Kaufmann V,Bergman M,Joye D.Motility:Mobility as Capital[J].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,2004,(4).
[16]李艳霞,李林,程燕飞,等.社区空巢老人平衡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[J].中国老年学杂志,2014,(16).
[17]黄加成.中国老龄化社会独居老人研究进展[J].中国老年学杂志,2015,(23).
[18]孙玮.我拍故我在我们打卡故城市在——短视频:赛博城市的大众影像实践[J].国际新闻界,2020,(6).
[19]车致新.表面的美学与可见的声音:抖音的媒介物质性批判[J].人文杂志,2022,(3).
[20]肖人夫.老年人“手机瘾”现象调查[N].老年生活报,2022-06-13.
[21]黄德海,钱培鑫,何蓓婷.社区植入式医养结合:理论、模式及应用——以和康医疗集团为例[M].北京:清华大学出版社,2020.
[22]陈文秀,石懿.“十四五”时期智慧社区养老发展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[J].经济研究参考,2021,(9).
[23]李冰楠,刘畅,汪凤兰.社区抑郁情绪老年人的自我忽视现状及相关因素[J].中国心理卫生杂志,2021,(10).
[24]韩秉志,李丹,刘瑾,等.代表委员热议应对人口老龄化——从国情出发保障老有所养[N].经济日报,2018-03-20.
[25]谢立黎,汪斌.积极老龄化视野下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模式及影响因素[J].人口研究,2019,(3).
[26]贾玉娇,范家绪.空巢老人“孤独死”现象的形成及治理——基于结构化理论的视角[J].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2,(2).
[27]马克思恩格斯全集(第31卷)[M].北京:人民出版社,1998.
[28]高兆明.“道德资本”概念质疑[J].哲学动态,2012,(11).
[29]Feenberg A.Transforming Technology:A Critical Theory Revisited[M].New York,NY:Oxford University Press,2002.
[30]杨彦帆,李蕊.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相结合探索“时间银行”模式倡导互助养老服务[N].人民日报,2021-12-24.
[31]曾莎.同辈支持小组介入慢性病老人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[D].上海:上海师范大学,2021.
[32]曾国华.公众参与、“双重”商业化与数字时代公共价值的生成与转移——以短视频平台为例[J].南京社会科学,2022,(3).
[33]林阳,祝智庭.网络教育内容分级标准研究[J].现代教育技术,2003,(5).
[34]陈功.中国特色:时间银行的本土化创新[J].探索与争鸣,2019,(8).
[35]Castells M.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[M].West Sussex:John Wiley & Sons Ltd.,2010.
[36]朱政德,胡泳.重思数字基础设施及其与人、自然之关系——以图底关系为方法论的本土化考察[J].华中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23,(1).
[37]班娟.社区老年群体互助养老中增权模式探究[J].社会科学战线,2014,(8).
基本信息:
DOI:10.16326/j.cnki.1008-7168.2023.05.007
中图分类号:G206;D669.6
引用信息:
[1]朱政德,马爱芳.从移动私藏到本地视联:空巢老人的短视频沉迷问题与纾解路径[J].天津行政学院学报,2023,25(05):64-72.DOI:10.16326/j.cnki.1008-7168.2023.05.007.
基金信息:
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“抗疫动员过程中社交媒体与邻里空间互动机制研究”(22AXW006)